您當前位置:首頁 >> 人才服務 >> 人才服務 >> 正文  

中共張家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張家界市2015年人才工作要點》的通知

張人才發〔2015〕1號

 
中共張家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關于印發《張家界市2015年人才工作要點》的
         
 
各區縣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機關各單位、各人民團體黨組(黨委):
現將《張家界市2015年人才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張家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2015年3月13
 
 
張家界市2015年人才工作要點
 
2015年,我市人才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管人才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總要求,緊緊圍繞落實張家界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以實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為總攬,大力推進人才工作“四化兩建”,突出實施旅游人才“157”專項計劃,統籌推進其他人才隊伍建設,高效引進高層次人才,注重人才培養使用,推動人才工作提質升級,為全面實施“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戰略、加快推進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加大宣傳力度,加快推動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1.廣泛宣傳。導各區縣及市直單位開展黨委(黨組)中心組人才工作專題學習(市委宣傳部、市直各單位、各區縣);繼續把科學人才觀作為各級黨校主體班教學的重要內容(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設立人才宣傳專題,廣泛宣傳先進典型,有效形成社會共識,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市委宣傳部、市委人才辦、張家界電視臺、張家界日報社,市直其他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區縣)。
2.制定規劃。圍繞張家界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確定的人才建設總目標,有序出臺《張家界市衛生人才發展規劃》(市衛計委)、《張家界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發展規劃》(市經信委)和《張家界市技能人才發展規劃》(市人社局),形成我市人才隊伍建設完整的規劃體系;指導各區縣分別研究出臺《農村實用人才發展規劃》(市農委、各區縣)。
3.試點先行。將武陵源區、市人民醫院分別作為人才強區和人才強院的試點積極開展人才政策、機制改革創新(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武陵源區、市人民醫院);繼續做好張家界經濟開發區、市技校和張旅集團等人才試點工作(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張家界經開區、市技校、張旅集團);指導區縣相應開展人才強鄉鎮、人才強校、人才強園試點工作(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各區縣)。
二、高效引進人才,推動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有機結合
4.引進急需人才。科學編制年度人才開發專業目錄,改革考試、考核辦法,完善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重點引進旅游規劃、醫療衛生、統計、城市管理、現代農業等急需的高層次(高學歷)人才。每個區縣至少要各引進高層次(高學歷)人才5名以上(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編辦、市直各相關企事業單位、各區縣);把招商引資與招商引才結合起來,積極招商引才特別是引進知名旅游企業、營銷策劃團隊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市商務和糧食局);繼續做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招聘、大學生村官等工作,柔性引進各類人才。積極探索非語言類海外人才引進途徑,拓展人才引進面(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衛計委、各區縣)。
5.全方位培養人才。落實黨政人才培養計劃,切實抓好各級黨校主體班培訓、干部在線教育和黨員教育工作;加強人才培訓培養基地建設,有計劃的選派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到著名高校、旅游經濟發達城市學習培訓;指導各區縣、市直各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全員崗位培訓。(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委黨校、市直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區縣)
6.擇優使用人才。繼續落實干部“五重用、五不用”的用人導向,科學選用黨政人才;支持各區縣、市直各企事業單位完善各類人才的考核評價辦法,優先使用各類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現有優秀人才;引導各類人才圍繞加快實施“一戰略七行動”積極創新創業。(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直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區縣)
三、實施“四化兩建”,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7.實施“四化兩建”人才工程。研究出臺《關于實施“四化兩建”重大人才工程的工作方案》,推進人才工作市場化、項目化、團隊化和信息化,建設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用明顯”的“升級版”的人才隊伍,建成吸引力強、富有活力的旅游人才高地(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旅游外僑委)。大力推進人才市場建設,高質量舉辦經開區等人才招聘會,主要依托市場主體培養、使用人才,推進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市人社局、張家界經開區、各區縣);建設人才信息網和人才軟件庫,推進人才工作信息化(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實施“青年旅游英才工程”、“文化旅游名家工程”等人才專項,推進人才工作項目化(團市委、市文體廣新局);制定和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支持計劃”、“旅游農業創業人才支持計劃”,大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市科技局、市農委)。分別組建市委、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建設市農業專家服務團等人才團隊,推進人才工作團隊化(市委辦、市委政研室、市政府辦、市農委)。通過“四化”促進人才隊伍的提質升級,建設“升級版”的人才隊伍。重點落實旅游人才“157”專項計劃,設立旅游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實施高級導游人才培養工程,突出抓好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穩步建成“旅游人才高地” (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旅游外僑委、各區縣)。
8.落實中央、省有關人才支持政策。積極爭取和落實少數民族地區、武陵山片區等國家、省有關支持人才發展的優惠政策。督促各區縣貫徹湘發〔2013〕3號、張發〔2013〕10號文件精神,適時開展專項督查。(市政府辦、市委人才辦、市編辦、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民宗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各區縣)
9.實施省定“四項”人才計劃。指導相關單位按要求實施“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扎根基層優秀人才、湖湘青年英才”和“三區人才”四項支持計劃。(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農委、團市委、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張家界經濟開發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區縣)
10.統籌推進其它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市委組織部);圍繞農業產業“523”行動計劃,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資格認證和培訓培養,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市農委);抓好社會專業人才能力培訓,力爭再引進1-2家社會工作專業機構,推動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市民政局);實施旅游商品生產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市經信委);進一步完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職稱評審機制,促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衛計委等);組織職工技能大賽,依托經濟開發區支持企業培養技能人才(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張家界經開區);配合做好省選派的黨外人士掛職鍛煉工作,加強黨外代表人才隊伍建設(市委統戰部);統籌做好宣傳、法律、會計、知識產權等人才隊伍建設(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
四、聯系服務人才,充分激發各類專家學者的工作活力
11.加強黨政領導聯系專家工作。制定黨委、政府領導聯系專家工作的實施辦法(市人社局、市委人才辦);組織拔尖人才開展休假療養、聯系慰問等活動(市委人才辦);建立和落實優秀人才年度考核評估制度,對優秀人才實行動態調整,落實現有優秀人才相關待遇(市人社局、市旅游外僑委、市衛計委);各區縣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本地區、本系統聯系服務人才工作,保證各項待遇落到實處(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直其他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區縣)。
12.創新抓好科技特派員工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特派員選派、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規范管理、優質服務,積極支持科技特派員開展創新創業行動。指導區縣做好科技副縣長和科技副鄉長的選派、管理和服務工作。(市委組織部、市科特辦、市科技局、市農委、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市人民醫院、各區縣)
五、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13.創新人才政策和管理機制。修改完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市委人才辦);定向投入、合理安排人才開發資金(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督促區縣出臺《關于實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強化鄉鎮、區縣直成員單位人才工作職責(市委人才辦、各區縣);繼續實行成員單位向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述職報告工作制度。繼續把人才工作納入區縣委書記向本級全會述職的內容,納入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度工作總結內容,納入績效考核內容,推動“一把手”抓人才工作(市委人才辦、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直其他各單位、各區縣)。
14. 加強人才工作隊伍建設。督促各區縣委組織部實行人才工作專人專編(市委組織部、各區縣);指導經信、人社、旅游等部門分別設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旅游人才等人才工作指導小組(市委人才辦、市經信委、市人社局、市旅游外僑委、市農委、市民政局);按要求開展人才工作課題研究(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委黨校、各區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 關于發布《2016年度張家界市公開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目錄》的公告
下一篇: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
相關推薦信息
国产人成视频精品免费